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大型能源工程EPC服务能力。产品覆盖天然气开采领域、天然气车用/船用装备领域、氢能制储/加注装备领域以及航空零部件领域。
公司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深耕多年,已在核心零部件、装备制造、能源物联网、氢能制/储、压力容器、工程 EPC、技术服务构建起核心产业协同竞争力,借助覆盖全产业链的“厚普生态圈”为全球客户提供能源运用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之一,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石油和煤炭,由于其清洁的特质,天然气在应用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政策支持, 在我国“双碳”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3年至202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从1,631.48亿立方米增长至3,900.35亿立方米,而202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较2022年增长了7.21%,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天然气作为国家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落实天然气发展规划,加快天然气产能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夯实国内产量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根据中国自然资源公报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末,国内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812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4,155.2亿立方米。截至2023年末,全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全国页岩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516.1亿立方米。“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天然气开采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将进一步提升。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良的汽车燃料,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产业链中游天然气加注设备又分为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设备和压缩天然气(CNG)加注设备。
在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制造领域,国内天然气加气站设备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已经成熟。由于国内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在人力、原材料采购成本及适应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国内企业所生产的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已完成进口替代,市场各方面已经非常成熟,设备厂家之间价格竞争比较激烈,产品溢价能力开始降低。目前 CNG加注设备已高度饱和,当前产能利用率仍旧十分低下。同时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给CNG加注设备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相比于CNG, LNG的清洁性更好、存储效率更高,近年来在汽车中的使用范围日渐广泛,产量增长速度较快。近几年国家政策也在持续推动LNG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支持车船使用LNG作为燃料。”202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鼓励重载卡车、船舶领域使用 LNG 等清洁燃料替代,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其次,全国部分省市针对LNG行业、LNG车辆、LNG加气站亦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规划。
在天然气船舶应用领域,与传统船用燃油相比,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每年燃料成本可降低30%左右。《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也提出,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LNG、甲醇等绿色动力601330)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并且要优化提升大型远洋船舶LNG动力船型。
氢能具备清洁低碳、热值高、来源多样、储运灵活、能量密度高、可承接风光弃电等优势,被誉为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可存储及“零排放”的优势,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参与者。目前氢能除了在交通领域应用外,已经开始在化工、钢铁、建筑等其他领域稳步推进,并且不断进行扩大试点应用范围。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清洁能源产业规划,推动清洁能源的制备、储存、运输等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指出加快完善氢能等非石化类清洁能源产业标准设计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氢能产业链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制备环节、储运环节、加注环节和应用环节。发改委发布的我国首个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作用及其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促进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到 2025 年,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到 2035 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发布氢能相关产业政策,氢能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有望提速。
(1)在上游制氢领域,政策已从 “探索在非化工园区开展制氢”发展到目前的“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而氢气制取目前三大主流路径为:电解水制氢、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此外还有生物质制氢、光催化制氢、超临界水制氢等技术路径。从近年来国内发布得相关政策来看,电解水制氢所涉及的绿氢方向为重点鼓励方向。电解水制氢方式主要分为碱性(ALK)水电解制氢和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两种,ALK水电解制氢技术趋于成熟,系统组成相对复杂;而PEM水电解制氢技术路径系统相对简单,但其设备及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远高于ALK技术。
(2)在储氢领域,《规划》提出要“以安全可控为前提,积极推进技术材料工艺创新,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推动低温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氢气存储目前主要包括分为三种方式,包括气态储氢、液态储氢以及固态储氢等方式,由于技术原因及供需成本问题,液态储运是现阶段主要的运输方式。其中,气态储氢是指将氢气以高密度气态形式储存;液态储氢是将氢气通过高压、低温(-253℃)将氢气液化;而固态储氢则是以物理吸附或化学氢化物储存,目前技术以镁基、钒基、稀土等合金使用为主。固态储氢具有密度高、氢气纯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未来大功率储氢的发展方向。
(3)在加注领域,《规划》提出要“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共建中国氢能高速行动倡议》倡议国家要在高速公路网络上,加快建设加氢站,启动建设中国氢能高速。氢气加注设备和天然气加注设备原理相似,加氢站系统主要包括制氢系统或输送系统、调压干燥系统、氢气压缩系统、储气系统、售气加注系统和控制系统六个主要子系统。加氢站是上游制氢、储运与下游氢燃料电池车应用的重要枢纽,未来全产业链的发展带动性极强。
作为在清洁能源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深耕清洁能源装备行业多年,凭借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多年的市场沉淀,已成为国内清洁能源设备的领军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装置集成,再到大型综合能源工程建设、全天候售后服务等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方案,并相继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构建起“万物互联”的网络,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运维和安全监管需要,是首家在清洁能源充装行业实现平台化管理的制造企业。
公司拥有石油天然气、化工石化、电力等领域的多项甲级、乙级资质,业务范围覆盖氢化工(绿氢和绿氨)、制氢加氢一体化、加氢站/综合能源站、城镇燃气及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评为中国加氢站核心装备国产化贡献企业、中国新能源产业最具创新力企业、氢能技术先锋企业。公司参与建设的我国首个固态氢能发电并网项目“云南电科院氢能‘制储运加用’全场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被鉴定“项目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天然气开采领域已具备天然气场站集输、气体介质处理、天然气处理和综合利用等多项核心技术。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公司已形成从设计到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再到站点建设、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业务能力。在氢能领域,公司已逐步构建起“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的产品服务方案,以固态储氢为核心的储氢、供氢解决方案;并同步完善液氢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和制造。同时在航空零部件领域具备研发、设计、工艺、生产能力,拥有丰富的精密加工技术和经验。
近年来,公司聚焦主业,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明确各子公司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厚普生态圈”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构建了涵盖天然气开采/加注装置及部件智造、氢能制储及加注装置/部件制造、清洁能源及航空零部件研制、能源服务、船舶清洁能源加注及动力燃料供应系统等5大功能区,具备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623.35万元,同比增长31.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9.73万元,同比减亏48.2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39,354.36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3.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092.64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14.02%。从业务整体情况来看,受限于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承压,盈利能力尚未完全修复;报告期内公司费用总额同比略有下降,但整体期间费用支出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业务毛利额还无法完全覆盖期间费用的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11,713.01万元,同比增长365.55%。(1)公司获取的国际业务订单在2023年收到业务预收款,而项目执行周期较长,导致2023年当期收款高于付款形成了暂时性现金流差异;(2)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资产周转尤其是存货降存及其他经营性收付款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存货规模较期初减少25,977.42万元,较以前年度存货持续增长的趋势出现明显改善;(3)国内业务在手订单规模略有下降,公司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报告期内现金流出减少。
2023年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加强业务风险评估,做好风险防范,推进项目精益管理;公司做专业务、做精产品、做细管理,明确经营目标,制定经营计划,压实责任主体发展方针,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规模略有增长。
2023年,公司“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7,670.24万元,同比增长7.06%。公司在天然气开采领域为中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项目、西南油气巴中173井项目、延长石油杨桥畔净化厂一期工程项目提供开采装置;在天然气车用领域,公司承建了哈密红星油气总包站项目、安徽涡河油气总包站项目,以及内蒙古高速石化G59大宝山服务区LNG站等,橇装式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远销俄罗斯;在LNG船用领域,公司交付了广西首批5,000吨级LNG单燃料散货船-桂平LNG散货船,并参与承建了西江流域中海油神湾港LNG橇装船舶加注站、广东省能源集团西江绿能号LNG加注趸船等。
2023年,公司“工程、设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24,046.00万元,同比增长292.22%。2023年,公司在沼气制氢、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绿氢化工等方面开辟新业务,完成了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提纯天然气制氢加氢EPC总承包项目、新疆库尔勒离网光伏发电制氢加氢EPC总包项目等。在绿氢化工领域公司中标了甘肃张掖撬装式风电制氢制绿氨EPC总包项目,为社会提供高效、可靠的绿氢解决方案。
1、在天然气开采领域,公司具备石油天然气场站集输、气体介质处理、天然气处理和综合利用、低温容器集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一直专注于分离器、脱水脱酸脱烃、水套炉、管壳式换热器,工业储罐等专业设备研发、生产、非标定制,拥有Ⅰ Ⅱ Ⅲ类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GC1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等资质,是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页岩气开发集输装备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公司相关产品在西南油气、华东油气江汉油田、江苏油田、重庆页岩气等客户油气开采端广泛应用。
2、在天然气车用领域,公司已形成从设计到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再到站点建设、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深耕天然气车用加注领域,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保持设备在天然气车用加注领域的行业前列地位。公司的天然气车用加注设备通过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强成本控制,已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3、在LNG船用领域,公司先后推出了趸船加注站、岸基加注站、移动船加注站和船用供气系统等业务,是国内较早从事船舶LNG加注与船舶供气技术研发及设备制造的企业,已具备成熟的船用LNG加气站建设与船舶燃料供气系统模块化设计和生产能力。在船舶燃料供气系统领域,公司是行业里最早一批获得中国船级社整体系统型式认证的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此外,在LNG船用加注设备领域,公司参与编定了GB/T38520-2020《船用超低温拉断阀》、GB/T39038-2020《船舶与海上技术液化天然气加注干式快速接头技术要求》等多项国家标准。目前,公司天然气船用市场已涵盖内河船领域及海船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居于行业前列地位。
4、在氢能应用领域,公司是国内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近几年积极开拓氢能相关业务,通过自主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结合,在制氢、储氢和加注领域发挥集团优势,已具备高电密、大标方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能
力,实现了示范性应用。同时布局新兴的固态储氢技术,现已承接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示范项目,实现了商业化销售。公司在加氢站领域已具备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在加氢站、氢制氨醇化工项目、制加氢一体化项目、氢能综合能源站项目工程设计以及EPC总承包位居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具备石油天然气、化工石化、电力等领域的多项甲级、乙级资质,工程业务范围覆盖氢化工(绿氢和绿氨)、制氢加氢一体化、加氢站/综合能源站、城镇燃气及油气储运工程领域,涵盖工程咨询、设计、设备、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在氢能领域的加氢站、氢制氨醇化工项目,制加氢一体化项目、加氢及综合能源站项目工程设计以及EPC总承包位居领先地位,承建了中石化、中石油、华锐风电、中海油、国家管网等石油天然气项目、综合能源站项目、氢化工项目及其他工程服务项目百余个。
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嘉绮瑞开展。嘉绮瑞主营业务为航空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研发、制造,拥有丰富的精密加工技术和经验。嘉绮瑞拥有五轴、三轴龙门加工中心、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三坐标龙门测量机、桥式测量机、普通机械加工等80余台(套),生产厂房配置自动化废屑回收系统、集中配液系统,生产办公室场所配备以MES为核心,包括工艺业务系统、万具库房管理系统、MDC/DNC在线监控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集设计、工艺、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制造企业。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科瑞尔深耕高真空绝热和超低温换热两大核心技术,形成以真空绝热管道、真空绝热阀箱、真空绝热容器、空温式换热器、水浴式换热器为代表的多种核心零部件,应用于军工航天行业,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进口替代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在新兴氢能领域,公司自2013年起就积极开展氢能相关领域业务,并且是国内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率先打破了国际垄断,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被列入《2020年四川省名优产品目录》,公司在加氢站领域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结合,在制氢、储氢和加注领域发挥集团优势,已具备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能力,同时在固态储氢材料方面也实现了对外销售,已具备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能力,是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
公司一直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核心技术优势的打造建立企业发展的“护城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538项,其中发明专利138项(含2项PCT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65项,外观设计专利35项,并拥有软件著作权164项。在已发布的各项标准中,公司先后参与了13项国家标准、6项地方标准、9项团队标准、2项政府/行业标准、17项企业标准的起草和编制,为行业的规范、良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公司在立足自身研发创新的基础上依托“产、学、研、用”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开发体系,组建了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开展车用装备、船用装备、氢能装备、固态储氢、能源工程、测控机电设备、低温装备、压力容器、物联网技术九个领域技术研究,形成天然气加注装备、氢能制储运加装备、船舶加注及动力系统、清洁能源及航空核心零部件、能源服务五大类产品管线MPa氢气加注成套设备获得省级首台套认定、自主研发的加气站核心零部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参建的光伏直连制氢和安全储氢关键技术及氢储能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作为国内清洁能源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之一,拥有“市政行业城镇燃气工程专业甲级”、“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GA1乙级-长输管道”及“环境工程专项乙级”等资质。公司具备加氢站、天然气车用加气站、天然气船用加气站等的设计、施工及总承包相关资质,且拥有各类加气机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同时对加气站用成套设备及其零部件、加氢机等取得了多项的防爆合格证;在具备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等资质的基础上,还获取了市政行业、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建筑行业、电力行业、环境工程等六大行业的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相关资质;获取了建筑工程、电力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等五大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及电子智能化、消防设施、输变电工程、环保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建筑机电安装等六大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公司在全国开设了30+办事处,并配备了8个中心仓库和30个零配件库房,为客户提供24*7的全天候服务,并均能在2小时内响应。公司售后服务以保障客户设备安全、稳定、高效为目标,以无服务而服务为理念,以协作、高效、务实、担当为工作作风,搭建了专业的CRM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了400/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的客户报修、评价通道,打造了从办事处、区域到总部的分级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年无休的售后维修服务,为行业起到示范性作用,获得五星级服务认证证书。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了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投入与研发,利用信息化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成功推出HopNet能源物联网平台,在清洁能源加注行业实现了加注站设备智能监管、加注站智慧运营管理、售后服务动态管理等功能的管理平台,形成了人与物、物与物、信息化、智能化相联的“万物互联”网络。HopNet能源物联网平台,首家在清洁能源充装行业实现了充装站设备智能监管、充装站智慧运营管理、售后服务动态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场景组态、告警推送、预警分析、数据更新频率小于5S,实现设备安全监控、设备运营调度监管和售后服务目前平台已为我公司参与建设的7,000余座CNG/LNG/L-CNG/H2加注站提供实时服务。
2024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发展方针,着力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公司深度治理、着力推动创新发展。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凝练出了“以德为先,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观,“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细节决定成败、管理源于细节”的管理理念。面对工作,公司“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及时反馈”;经营管理,公司坚决做到目标要明、投资要慎、团队要凝、底数要清、政策要懂、业务要专,算账要准、产品要精、管事要细的“九要”方针。公司要通过“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通过“委员会、项目组、小分队”管理举措,科学管理、协同作业、高效落地;通过践行“三创三有”,为奋斗者提供共创共享事业平台。
公司治理是稳健发展的基石。抓好集团、子公司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搭台补台绝不拆台,在攻坚克难中体现凝聚力。公司要深化健全审计监察体系、法务合规体系和制造管理体系,继续加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整合优势制造资源,形成统一交付合力,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效力、效率。坚持“下沉赋能”,做好大人力、大行政、大财务的集团化服务、管控。
公司聚焦能源行业拓展业务,着力“天然气、氢能、零部件、船用低温、服务”五大板块,寻找新“草场”、创造新模式。
要进一步健全国内销售体系,以客户为本,丰富产品类型,由“销售专业设备”向“专业销售设备”转变;要创新国际销售模式,把“中国制造”销往全球;并且努力延展产业链,努力获取上游资源,坐稳行业头部企业。
基于氢能行业的先发优势和集成能力,在氢能制备领域,要继续推进碱水制氢技术研发项目,并探索PEM制氢产品化,丰富固态储氢技术,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在氢能工程领域,提升综合能源站、制加一体、氢化工领域的工程总包,带动氢设备的销售。持续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装备及工程业务的有机联动,提升氢能业务市占率和行业地位。
提升内部研发能力,加强外部研发合作,对标国际品质,塑造高端品牌,努力开发石油、化工、军工、食品、医疗领域高端客户,拓展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国产化替代。
持续优化内河岸基、趸船、供气系统成本,努力推行标准化;海船业务内研外联、合作共赢,逐渐形成从海船管道、零部件到橇装模块的产品系列。
始终保持“服务名片”的核心竞争力,搭建能源服务平台,提升现场服务效力,增加存量市场利润;全面落实服务模式创新,努力实现跨界、跨越式发展。
公司的主要产品天然气、氢能加注设备多为项目属性大型定制化成套设备,项目金额较大,实施周期较长,天然气终端价格周期波动、下游投资建设规模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若后续出现下业建设规模周期性波动导致产品的需求减少、阶段性新增合同及销售收入规模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取得项目的价格较低、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迭代及产品升级导致现有固定资产及存货发生减值等情形,都可能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出现大幅波动,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
公司已积极采取了各项应对措施,在继续大力拓展CNG/LNG车用加注装备领域业务的基础上,着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在行业市场上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公司已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政策,并已加强氢能源业务的拓展力度并积极开展国际业务;公司还将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加速开拓存量市场的迭代需求,以此缓解新增市场需求不足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公司主营的天然气车用/船用、氢能加注装备产品交付及验收周期较长,虽然公司的客户大部分为信用较好的大型客户,但若宏观经济环境、客户资金状况等发生急剧变化,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则可能使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较低,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
针对应收账款催收或坏账风险,公司一方面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事前预防应收账款风险;另一方面优化合同履行的管理流程,制定了较完善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制度和回款管控措施,事中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同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缩短回款周期,减少公司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控制坏账风险。
新兴氢能业务属于发展初期,氢能下游相关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前期,批量化、规模化产出仍需一个过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公司可能面临发展新业务、新市场不及预期的风险。
针对这一风险,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及对外合作引进国际氢能相关领先技术,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快速打造示范性项目,抢占市场先机,积累项目经验,为公司后续该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发展已有多年历史,市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设备厂家之间竞争激烈,且近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利润空间缩减。
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公司日常运营效率,加强专业化团队的建设,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全面有效地控制公司经营和管理风险,提升经营效率;并将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优化供应链、优化工艺、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保持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并加快国际市场、船用市场及氢能业务的发展,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 © 2021-2024 杏彩体育竞彩-官网app下载安装苹果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15396776978 电话:0514-87911666 网址:www.szshanny.com 备案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工区集中区 电话:15396776978 邮箱:hobbm@www.szshanny.com 邮箱登陆
关注我们